站点介绍
初秋的北京,微风送爽,位于朝阳区的一家击剑俱乐部内,金属剑刃碰撞的清脆声响此起彼伏,十几名身着白色击剑服、头戴护面罩的孩子正在四条标准剑道上专注地训练、切磋,弓步、冲刺、格挡、还击……一系列动作虽显稚嫩,却充满了力量与朝气,场边,一位神情专注、目光敏锐的中年人正不时停下脚步,俯身与小学员们轻声交流,纠正动作细节,脸上始终带着鼓励的微笑,他九游娱乐,就是北京市击剑协会副秘书长王钰。
“看到孩子们眼睛里闪烁着的光,听到他们畅快的笑声,感受着剑道上重新迸发的活力,这是我近来感到最欣慰的事。”训练间隙,王钰在接受采访时,道出了近期的深切感受,他的话语中,饱含着对击剑运动深沉的爱,以及对青少年体育发展的深切关怀。
回归:不仅仅是回到场地
在过去的一段特殊时期里,许多常规的体育训练被迫按下“暂停键”,对于需要特定场地、面对面交锋的击剑运动而言,挑战尤为显著,王钰坦言,那段时间,协会、俱乐部、教练和学员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考验。
“击剑的魅力在于实战,在于那种瞬息万变的博弈和礼仪文化的熏陶,长时间脱离剑道,不仅会影响孩子们的手感、体能和技战术水平,更让人担忧的是,可能会消磨掉他们对这项运动的热爱和养成的生活习惯。”王钰回忆道,为了保持连接,北京市击剑协会迅速行动,组织了一系列线上活动,包括理论讲座、体能训练课、甚至利用视频分析技术进行“云指导”。“但我们都知道,这无法替代真正的剑道体验,大家都盼着能早日‘真刀真枪’地来一场。”
随着形势好转,训练活动逐步恢复,王钰观察到,重返剑道并非简单的“回到原点”。“有些孩子产生了畏难情绪,担心技不如前;有些则体能下降明显,难以适应强度;还有些习惯了居家的松散,对规律的训练感到不适,这些问题,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是心理上的。”
理念:快乐是坚持的动力
面对这些挑战,王钰和北京市击剑协会倡导的理念非常明确:首要任务是让孩子们重新享受击剑的快乐,重燃内心的热情。
“我们反复跟教练员、跟家长沟通,现阶段,不要过分纠结于一时的胜负得失,不要急于用高标准去考核他们,首要目标是‘乐’,是让他们重新发现这项运动的趣味性和吸引力。”王钰强调,击剑不仅是竞技,更是一种教育,它培养人的专注、礼仪、应变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如果因为急于求成,让孩子对击剑产生了厌烦甚至恐惧,那就背离了我们开展青少年击剑的初衷。”
为此,协会指导各会员单位及俱乐部,在恢复训练初期,更多地融入游戏化、情景化的教学元素,设计一些趣味挑战赛,降低规则复杂度,增加团队协作环节;组织内部的小型交流赛,弱化排名,强调参与和进步;甚至在训练中播放节奏感强的音乐,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我们看到,当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完成一次成功的防守还击,当他们在团队游戏中为了共同目标而努力,当他们的每一个微小进步都得到教练和同伴的真诚鼓励时,那种发自内心的快乐和成就感,是驱动他们持续投入的最强动力。”王钰欣慰地表示,这种以“快乐击剑”为先导的方式,有效地帮助孩子们克服了回归初期的障碍,训练的出勤率和专注度都有了显著提升。
赋能:协会的角色与担当
作为连接政府、俱乐部、学校、教练和广大击剑爱好者的桥梁,北京市击剑协会在推动击剑运动复苏、尤其是促进青少年击剑健康发展方面,扮演着多重角色,王钰介绍,协会近期的工作重点紧紧围绕“赋能”与“服务”展开。
协会加强了对基层教练员的培训和引导,组织专题研讨会,分享如何帮助学员平稳过渡、激发兴趣的教学经验;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进行积极正向的引导。“教练不仅是技术的传授者,更是兴趣的点燃者和品格的塑造者,他们的理念和方法至关重要。”
协会积极搭建赛事和活动平台,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逐步恢复并创新青少年击剑赛事体系,除了传统的锦标赛、冠军赛,还着力打造更具普及性的俱乐部联赛、校级挑战赛等。“我们希望通过多层次、多样化的赛事,给孩子们提供更多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在实战中体验击剑的魅力,享受竞技的乐趣。”
协会还致力于推动击剑进校园活动,与更多中小学合作,开设击剑选修课、社团课,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接触并了解这项被誉为“格斗中的芭蕾”的运动。“从普及到提高,我们需要一个庞大的基数,让击剑走入更多孩子的课余生活,是项目长远发展的根基。”王钰说。
展望:在快乐中孕育未来
谈及未来,王钰的眼神中充满期待,他认为,后疫情时代,人们对身体健康、精神愉悦的追求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击剑运动兼具竞技性、趣味性、教育性和时尚感,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培养专业的运动员,更是要滋养一代热爱运动、享受生活、身心健康的青少年,击剑场上的沉着冷静、尊重对手、永不言败,这些品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一生。”王钰表示,北京市击剑协会将继续秉持“以孩子为本”的理念,不断优化服务体系,创新活动形式,营造更好的击剑氛围。

“也许不是每个孩子将来都会成为冠军,但通过击剑,他们收获了强健的体魄、灵活的头脑、坚韧的意志和快乐的童年时光,看到他们身着帅气的击剑服,在剑道上自信地挥洒汗水,眼中闪耀着挑战与求知的光芒,这就是我们所有击剑工作者最大的满足。”
采访结束时,俱乐部的训练课也已近尾声,孩子们脱下护面,小脸红扑扑的,洋溢着运动后的酣畅与兴奋,他们围着王钰,七嘴八舌地分享着刚才训练的趣事,约定着下次课再一较高下,此情此景,正是王钰所期望的——让孩子们纯粹地享受着重回剑道的快乐,在每一次交锋与礼仪中,书写他们与击剑的美好故事,而这快乐的源泉,必将汇聚成推动北京市乃至全国青少年击剑运动蓬勃发展的深沉力量。
评论列表 (0条)